怎么通俗的解释"反物质"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8 12:47:32

通俗解释,类似“主动降噪”的原理,就是制造一个和噪音一样大的声音,只是震动方向相反,让两个噪音相遇,相互抵消就没有声音了。很多降噪耳机就是用的这个原理。

普通物质我们称为正物质,反物质就是和正物质质量一样大,但电荷什么的特征都是完全相反的,当相应的正反物质相遇,就互相“抵消”(称为湮灭),完全变成光了,原来的正反物质就都没有了。

因为反物质有这样的特征,注定在我们这个正物质的世界里是不能存在的。只能通过核反应和加速器来“制造”。

反物质的“反”的意思是与我们常见的物质的电性相反。

比如,电子是带负电荷的,反电子是带正电荷的;质子是带正电荷的,反质子是带负电荷的;中子不带电,但是其组成的三个夸克带有电荷,于是和中子的夸克带电相反的三个夸克组成的就是反中子。

由这些反电子、反中子、反中子等组成反原子、反分子……于是就形成了反物质。反物质和正物质相遇会发生湮灭,放出能量。能量也可以“造”出正反物质。也说明了能量与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,而其本质是一样的。

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预言存在一种「正电子」,它的质量、自旋、电荷量都与电子一模一样,只是带有正电荷,这就是反电子。后来发现,不仅电子有它的反粒子,质子,中子……都有其对应的反粒子,分别叫做反质子,反中子……。

反质子、反中子和反电子如果像质子、中子、电子那样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反原子。由反原子构成的物质就是反物质,与此相对的是正物质,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物质。

反物质和物质一旦相遇,就相互吸引、碰撞而全部转化为光并释放出的巨大的能量,这个过程叫做湮灭。湮灭过程会释放出正、反物质中蕴涵的所有静质量能,根据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关系式

E=mc²

一种在科学界受到普遍认同的理论认为,宇宙大爆炸早期曾产生了数量相当的物质和反物质,随后发生的物质和反物质的湮灭消耗掉了绝大部分的正、反物质,遗留下的少部分正物质构成了现如今的物质世界。但是为什麼宇宙大爆炸不是产生了等量的正反物质,即所谓的「正反物质对称破缺」,虽已被粒子对撞试验证实了,但仍是物理学上一个未解决的问题。

尽管在人们在已经在自然界中发现了为数众